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陶渊明作品,以及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陶渊明的作品有哪些?
- 陶渊明的主要作品
- 陶渊明的代表作有什么?
- 陶渊明的作品有那些
- 陶渊明有什么作品呢?
- 陶渊明写过的作品有哪些?
Q1:陶渊明的作品有哪些?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 《形赠影》 《影答形》 《神释》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劝农图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 《蜡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经》十三首 拟挽歌辞三首 联句
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 《归去来兮辞》
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扇上画赞 读史述九章并序(夷齐、箕子、管鲍、程杵、七十二弟子、屈贾、韩非、鲁二儒、张长公)
卷之七 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编辑本段著名的文章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饮酒(其五)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作品欣赏】 《命子》(10首)《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杂诗四首》《和郭主簿二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劝农》(六首)《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停云并序》(四首)《时运并序》(四首)《荣木并序》(四首)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连雨独饮》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归园田居五首》《归鸟》(四首) 《责子》《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移居二首》《与殷晋安别并序》《形影神三首》《止酒》《杂诗八首》《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赠羊长史并序》《饮酒二十首并序》《还旧居》《悲从弟仲德》 《赠长沙公并序》(四首) 《酬丁柴桑》《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岁暮和张常侍》《九日闲居》《咏贫士七首》《游斜川》《拟古九首》《桃花源诗并记》《述酒》 《於王抚军座送客》《读<山海经>十三首》《腊日》《答庞参军》《答庞参军并序》(六首)《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有会而作并序》《乞食》《挽歌诗三首》(在此列举153首)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Q2:陶渊明的主要作品
《饮酒》、《桃花源记等。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主要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
Q3:陶渊明的代表作有什么?
《酬刘柴桑·穷居寡人用》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闲情赋·张衡作定情赋》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拟挽歌辞三首·有生必有死》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在昔闻南亩》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辩)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Q4:陶渊明的作品有那些
一、《饮酒·幽兰生前庭》
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
1、全文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2、译文
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二、《四时》
《四时》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
1、全文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2、译文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
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三、《咏荆轲》
《咏荆轲》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
1、全文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2、译文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超群的勇士,这一年底招募到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嘶鸣,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饯别宴,就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殿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只可惜他剑术尚欠精湛,盖世奇功竟然没能建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消逝,千载还回荡着他的豪情。
四、《停云》
《停云》是晋宋之际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1、全文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2、译文
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
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
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
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
五、《咏三良》《咏三良》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1、全文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2、译文
出仕为官居要职,只怕蹉跎好时光。
一年到头勤效力,常恐功绩不辉煌。
忠情偶尔得表现,于是得宠近君王。
出门陪同在车边,入宫服侍丹帷旁。
规劝之言即听取,建议从来不虚枉。
一旦君王长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
君王恩厚难相忘,君命怎能敢违抗!
面临坟墓不犹豫,献身大义志所望。
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
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
Q5:陶渊明有什么作品呢?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主要作品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等。
1、《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可分四段。
首四句为第一段,自叙年轻时淡泊自持之志;次四句为第二段,对自己的出仕之缘由作了解释;接着八句为第三段,叙述作者旅途所感;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叙写作者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全诗情景交融,语言看似平淡,实为精妙。
2、《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五言组诗。这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怀之作。
第一首反复陈说被阻穷湖、急切不能到家的苦恼;第二首进而感叹行役之苦,并借眼前自然景象暗喻仕途的风波险恶,曲折地抒发厌倦官场、怀恋清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情思。第一首以叙事起兴,第二首以议论开篇。
3、《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可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借追念平生,写出自己的生活、情性;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旅途夜行,也写内心所感。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自己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抉择,决心返归。全诗主要表现对田园自由生活的依恋,和对世俗官场的厌倦。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真切、生动地写出了江上夜行途中的所见、所遇,衬托着诗人澄清静穆之心境。
4、《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对田间劳动的欢乐进行描绘,通过怀古言志,反映出“忧道不忧贫”的志向难以实现,表达了决心效仿前贤,表现了对归耕田园的喜悦,远离污浊世俗,躬耕自给的决心。
5、《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借赠堂弟陶敬远以自抒情怀,用了许多笔墨写作者自己在衡门之下饥寒交迫的苦况,发出了“了无一可悦”的慨叹,但作者仍表示决心躬耕固穷节。
全诗前半叙事写景,后半议论,事写得很简洁,景写得传神入化,议论很多,而俱以情渗透其中,且把悲愤沉痛和坚强变成闲淡乐观和诙谐,深具深厚醇美之意境和松柏劲直之气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渊明
Q6:陶渊明写过的作品有哪些?
陶渊明的作品有很多,诗作代表有《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作品简介】:
1、《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2、《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关于陶渊明作品和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陶渊明作品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温度8~1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陶渊明作品,以及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陶渊明的作品有哪些?
- 陶渊明的主要作品
- 陶渊明的代表作有什么?
- 陶渊明的作品有那些
- 陶渊明有什么作品呢?
- 陶渊明写过的作品有哪些?
Q1:陶渊明的作品有哪些?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 《形赠影》 《影答形》 《神释》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劝农图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 《蜡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经》十三首 拟挽歌辞三首 联句
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 《归去来兮辞》
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扇上画赞 读史述九章并序(夷齐、箕子、管鲍、程杵、七十二弟子、屈贾、韩非、鲁二儒、张长公)
卷之七 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编辑本段著名的文章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饮酒(其五)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作品欣赏】 《命子》(10首)《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杂诗四首》《和郭主簿二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劝农》(六首)《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停云并序》(四首)《时运并序》(四首)《荣木并序》(四首)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连雨独饮》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归园田居五首》《归鸟》(四首) 《责子》《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移居二首》《与殷晋安别并序》《形影神三首》《止酒》《杂诗八首》《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赠羊长史并序》《饮酒二十首并序》《还旧居》《悲从弟仲德》 《赠长沙公并序》(四首) 《酬丁柴桑》《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岁暮和张常侍》《九日闲居》《咏贫士七首》《游斜川》《拟古九首》《桃花源诗并记》《述酒》 《於王抚军座送客》《读<山海经>十三首》《腊日》《答庞参军》《答庞参军并序》(六首)《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有会而作并序》《乞食》《挽歌诗三首》(在此列举153首)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Q2:陶渊明的主要作品
《饮酒》、《桃花源记等。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主要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
Q3:陶渊明的代表作有什么?
《酬刘柴桑·穷居寡人用》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闲情赋·张衡作定情赋》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拟挽歌辞三首·有生必有死》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在昔闻南亩》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辩)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Q4:陶渊明的作品有那些
一、《饮酒·幽兰生前庭》
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
1、全文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2、译文
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二、《四时》
《四时》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
1、全文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2、译文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
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三、《咏荆轲》
《咏荆轲》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
1、全文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2、译文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超群的勇士,这一年底招募到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嘶鸣,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饯别宴,就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殿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只可惜他剑术尚欠精湛,盖世奇功竟然没能建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消逝,千载还回荡着他的豪情。
四、《停云》
《停云》是晋宋之际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1、全文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2、译文
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
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
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
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
五、《咏三良》《咏三良》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1、全文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2、译文
出仕为官居要职,只怕蹉跎好时光。
一年到头勤效力,常恐功绩不辉煌。
忠情偶尔得表现,于是得宠近君王。
出门陪同在车边,入宫服侍丹帷旁。
规劝之言即听取,建议从来不虚枉。
一旦君王长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
君王恩厚难相忘,君命怎能敢违抗!
面临坟墓不犹豫,献身大义志所望。
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
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
Q5:陶渊明有什么作品呢?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主要作品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等。
1、《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可分四段。
首四句为第一段,自叙年轻时淡泊自持之志;次四句为第二段,对自己的出仕之缘由作了解释;接着八句为第三段,叙述作者旅途所感;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叙写作者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全诗情景交融,语言看似平淡,实为精妙。
2、《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五言组诗。这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怀之作。
第一首反复陈说被阻穷湖、急切不能到家的苦恼;第二首进而感叹行役之苦,并借眼前自然景象暗喻仕途的风波险恶,曲折地抒发厌倦官场、怀恋清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情思。第一首以叙事起兴,第二首以议论开篇。
3、《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可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借追念平生,写出自己的生活、情性;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旅途夜行,也写内心所感。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自己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抉择,决心返归。全诗主要表现对田园自由生活的依恋,和对世俗官场的厌倦。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真切、生动地写出了江上夜行途中的所见、所遇,衬托着诗人澄清静穆之心境。
4、《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对田间劳动的欢乐进行描绘,通过怀古言志,反映出“忧道不忧贫”的志向难以实现,表达了决心效仿前贤,表现了对归耕田园的喜悦,远离污浊世俗,躬耕自给的决心。
5、《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借赠堂弟陶敬远以自抒情怀,用了许多笔墨写作者自己在衡门之下饥寒交迫的苦况,发出了“了无一可悦”的慨叹,但作者仍表示决心躬耕固穷节。
全诗前半叙事写景,后半议论,事写得很简洁,景写得传神入化,议论很多,而俱以情渗透其中,且把悲愤沉痛和坚强变成闲淡乐观和诙谐,深具深厚醇美之意境和松柏劲直之气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渊明
Q6:陶渊明写过的作品有哪些?
陶渊明的作品有很多,诗作代表有《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作品简介】:
1、《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2、《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关于陶渊明作品和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陶渊明作品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湿度4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陶渊明作品,以及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陶渊明的作品有哪些?
- 陶渊明的主要作品
- 陶渊明的代表作有什么?
- 陶渊明的作品有那些
- 陶渊明有什么作品呢?
- 陶渊明写过的作品有哪些?
Q1:陶渊明的作品有哪些?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 《形赠影》 《影答形》 《神释》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劝农图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 《蜡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经》十三首 拟挽歌辞三首 联句
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 《归去来兮辞》
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扇上画赞 读史述九章并序(夷齐、箕子、管鲍、程杵、七十二弟子、屈贾、韩非、鲁二儒、张长公)
卷之七 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编辑本段著名的文章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饮酒(其五)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作品欣赏】 《命子》(10首)《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杂诗四首》《和郭主簿二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劝农》(六首)《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停云并序》(四首)《时运并序》(四首)《荣木并序》(四首)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连雨独饮》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归园田居五首》《归鸟》(四首) 《责子》《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移居二首》《与殷晋安别并序》《形影神三首》《止酒》《杂诗八首》《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赠羊长史并序》《饮酒二十首并序》《还旧居》《悲从弟仲德》 《赠长沙公并序》(四首) 《酬丁柴桑》《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岁暮和张常侍》《九日闲居》《咏贫士七首》《游斜川》《拟古九首》《桃花源诗并记》《述酒》 《於王抚军座送客》《读<山海经>十三首》《腊日》《答庞参军》《答庞参军并序》(六首)《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有会而作并序》《乞食》《挽歌诗三首》(在此列举153首)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Q2:陶渊明的主要作品
《饮酒》、《桃花源记等。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主要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
Q3:陶渊明的代表作有什么?
《酬刘柴桑·穷居寡人用》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闲情赋·张衡作定情赋》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拟挽歌辞三首·有生必有死》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在昔闻南亩》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辩)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Q4:陶渊明的作品有那些
一、《饮酒·幽兰生前庭》
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
1、全文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2、译文
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二、《四时》
《四时》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
1、全文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2、译文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
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三、《咏荆轲》
《咏荆轲》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
1、全文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2、译文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超群的勇士,这一年底招募到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嘶鸣,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饯别宴,就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殿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只可惜他剑术尚欠精湛,盖世奇功竟然没能建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消逝,千载还回荡着他的豪情。
四、《停云》
《停云》是晋宋之际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1、全文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2、译文
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
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
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
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
五、《咏三良》《咏三良》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1、全文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2、译文
出仕为官居要职,只怕蹉跎好时光。
一年到头勤效力,常恐功绩不辉煌。
忠情偶尔得表现,于是得宠近君王。
出门陪同在车边,入宫服侍丹帷旁。
规劝之言即听取,建议从来不虚枉。
一旦君王长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
君王恩厚难相忘,君命怎能敢违抗!
面临坟墓不犹豫,献身大义志所望。
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
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
Q5:陶渊明有什么作品呢?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主要作品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等。
1、《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可分四段。
首四句为第一段,自叙年轻时淡泊自持之志;次四句为第二段,对自己的出仕之缘由作了解释;接着八句为第三段,叙述作者旅途所感;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叙写作者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全诗情景交融,语言看似平淡,实为精妙。
2、《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五言组诗。这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怀之作。
第一首反复陈说被阻穷湖、急切不能到家的苦恼;第二首进而感叹行役之苦,并借眼前自然景象暗喻仕途的风波险恶,曲折地抒发厌倦官场、怀恋清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情思。第一首以叙事起兴,第二首以议论开篇。
3、《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可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借追念平生,写出自己的生活、情性;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旅途夜行,也写内心所感。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自己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抉择,决心返归。全诗主要表现对田园自由生活的依恋,和对世俗官场的厌倦。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真切、生动地写出了江上夜行途中的所见、所遇,衬托着诗人澄清静穆之心境。
4、《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对田间劳动的欢乐进行描绘,通过怀古言志,反映出“忧道不忧贫”的志向难以实现,表达了决心效仿前贤,表现了对归耕田园的喜悦,远离污浊世俗,躬耕自给的决心。
5、《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借赠堂弟陶敬远以自抒情怀,用了许多笔墨写作者自己在衡门之下饥寒交迫的苦况,发出了“了无一可悦”的慨叹,但作者仍表示决心躬耕固穷节。
全诗前半叙事写景,后半议论,事写得很简洁,景写得传神入化,议论很多,而俱以情渗透其中,且把悲愤沉痛和坚强变成闲淡乐观和诙谐,深具深厚醇美之意境和松柏劲直之气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渊明
Q6:陶渊明写过的作品有哪些?
陶渊明的作品有很多,诗作代表有《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作品简介】:
1、《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2、《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关于陶渊明作品和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陶渊明作品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紫外线很弱